搜索
首页 《酹江月/念奴娇》 因念璧月琼枝,对玉人何处,绣帘珠幕。

因念璧月琼枝,对玉人何处,绣帘珠幕。

意思:于是想到璧月琼枝,对玉人何处,绣帘珠幕。

出自作者[宋]何梦桂的《酹江月/念奴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离去,以及作者对过去的怀念。 首句“问春何去,乱随风飞堕,杨花篱落”直接切入主题,诗人询问春天为何离去,像杨花一样随风飞舞,最后落入篱笆。这里巧妙地借用了杨花的象征意义,表达了春天的短暂和无常。 “罗袜香囊无觅处,谁有返魂灵药”进一步表达了失去春天的遗憾,诗人寻找曾经与春天相伴的罗袜和香囊,却无处可觅,就像失去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而“返魂灵药”则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渴望。 “细柳重门,碧桃深巷,回首曾行乐”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回忆中的春天景象:细柳依依,深巷里碧桃盛开。这些景象勾起了诗人对过去的快乐时光的回忆。 “玉龙吟断,夜深人在江阁”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在江阁中,听着玉龙(古人对月神的比喻)的吟唱,感到孤独和寂寞。 “因念璧月琼枝,对玉人何处,绣帘珠幕”这几句是对过去的进一步想象:那时有如璧月琼枝般的美景,而“玉人”则是在那绣帘珠幕之中。 “一半青铜尘满匣,空抚鸾刀金错”则表达了时光流逝,美景不再的感慨。诗人抚摸着满是灰尘的青铜镜,感慨时光匆匆,而“鸾刀金错”则暗示了过去生活的奢华。 “薇露烟销,莲膏花凝,不寐还孤酌”进一步描述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诗人无法入睡,只能独自饮酒。 “一春心事,总将愁里消却”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诗人一整个春天的情绪,都是在对过去的怀念和愁苦之中消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春天和过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怀念和愁苦。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问春何去,乱随风飞堕,杨花篱落。
罗袜香囊无觅处,谁有返魂灵药。
细柳重门,碧桃深巷,回首曾行乐。
玉龙吟断,夜深人在江阁。
因念璧月琼枝,对玉人何处,绣帘珠幕。
一半青铜尘满匣,空抚鸾刀金错。
薇露烟销,莲膏花凝,不寐还孤酌。
一春心事,总将愁里消却。

关键词解释

  • 玉人

    读音:yù rén

    繁体字:玉人

    英语:jade worker

    意思:
     1.雕琢玉器的工人。
      ▶《周礼•考工记•玉人》:“玉人之事。”
      ▶贾公彦疏:“云玉人之事者,谓人造

  • 琼枝

    读音:qióng zhī

    繁体字:瓊枝

    意思:(琼枝,琼枝)

     1.传说中的玉树。
      ▶《楚辞•离骚》:“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洪兴祖补注:“琼,玉之美者。
      ▶《传》曰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璧月

    读音:bì yuè

    繁体字:璧月

    英语:the moon like a round flat piece of jade

    意思:对月亮的美称。
      ▶南朝·梁·简文帝《慈觉寺碑序》:“龙星启曜,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