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寻白石山真禅师旧草堂》 惆怅云山暮,闲门独不开。

惆怅云山暮,闲门独不开。

意思:惆怅说山晚,闲家独不开。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寻白石山真禅师旧草堂》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象的诗,它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惆怅和孤独感。 首句“惆怅云山暮,闲门独不开”,直接描绘了诗人孤独的处境。云山暮色中的惆怅,与独自一人待在空门的情境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这里的“闲门”可能暗示着诗人对尘世的厌倦,他渴望逃离喧嚣,寻找内心的宁静。 “何时飞杖锡,终日闭苍苔”,诗人通过想象自己何时能像锡杖那样自由飞翔,远离尘世,整天关闭在苍苔中,表达了对自由和远离尘世的渴望。这里的“飞杖锡”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而“终日闭苍苔”则表达了诗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隔岭春犹在,无人燕亦来”,这两句诗描绘了隔岭的春天依然如期而至,即使没有人在这里,燕子也如期而至。这里诗人通过燕子的到来,表达了对春天和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即使没有人陪伴,自然依然存在。 最后,“谁堪暝投处,空复一猿哀”,诗人描绘了一个暮色中的场景,猿猴的哀鸣和空旷的环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这里的“谁堪暝投处”暗示了诗人的迷茫和无助,而“空复一猿哀”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和无助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惆怅和孤独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惆怅云山暮,闲门独不开。
何时飞杖锡,终日闭苍苔。
隔岭春犹在,无人燕亦来。
谁堪暝投处,空复一猿哀。
作者介绍 柳宗元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云山

    读音:yún shān

    繁体字:雲山

    意思:(云山,云山)

     1.云和山。
      ▶南朝·梁·吴均《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暧,花雾共依霏。”
      ▶唐·王昌龄《过华阴》诗:“云起太华山,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