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小春六花·绿萼梅》 晚秋过了小春催,放尽山家绿萼梅。

晚秋过了小春催,放尽山家绿萼梅。

意思:晚秋过了小春天催,放完山家绿萼梅。

出自作者[宋]岳珂的《小春六花·绿萼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晚秋过了小春催》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通过对晚秋到小春季节变化的细致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 首联“晚秋过了小春催,放尽山家绿萼梅。”诗人以晚秋和小春两个季节的交替为背景,描绘了山家绿萼梅的开放。绿萼梅是诗人在这里特别提到的花,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生命的蓬勃和生机。 颔联“东阁渠关诗兴动,南要先放暖风回。”诗人表达了自己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诗兴,同时也对暖风的出现充满了期待。暖风是春天的象征,它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 颈联“素裳肌透未融雪,碧苍色欺初晕苔。”这里诗人描绘了梅花刚刚开放时的景象,花瓣如同未融化的雪,碧绿的颜色初现苔藓,生动地表现了梅花的娇嫩和清新。 尾联“惆怅东篱下岑寂,重阳消得满园开。”诗人对东篱的岑寂感到惆怅,但即便如此,重阳时节满园的梅花仍然令人欣喜。这里诗人通过对比东篱的岑寂和满园开放的梅花,表达了对春天的到来和生命力的赞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晚秋到小春季节变化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绘,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晚秋过了小春催,放尽山家绿萼梅。
东阁渠关诗兴动,南要先放暖风回。
素裳肌透未融雪,碧苍色欺初晕苔。
惆怅东篱下岑寂,重阳消得满园开。

关键词解释

  • 晚秋

    读音:wǎn qiū

    繁体字:晚秋

    英语:late autumn

    意思:秋季的末期。指农历九月。
      ▶《南史•刘之遴传》:“兼晚秋晷促,机事罕暇,夜分求衣,未遑披括。”
      ▶宋·秦观《

  • 小春

    读音:xiǎo chūn

    繁体字:小春

    英语:late autumn

    意思:
     1.指夏历十月。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七引《初学记》:“冬月之阳,万物归之。以其温暖如春,故谓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