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是凝酥染得黄,月中清露滴来香。
意思:恐怕是凝酥黄染得,月中清露滴来香。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描绘了一种令人陶醉的美感。
首句“恐是凝酥染得黄”中,“凝酥”是一个典故,指的是像牛羊乳汁凝固而成的脂膏,这里用来形容月光的洁白和纯净。而“黄”则是一种颜色,在这里,诗人用它来形容月光,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这句诗描绘了月光如凝酥般纯净、淡雅,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美感。
“月中清露滴来香”一句,诗人用“清露”来形容月光,给人一种清凉、洁净的感觉。而“滴来香”则描绘了月光下万物沐浴在露水中的景象,仿佛万物都被洗涤得清新、洁净,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句诗给人一种清新、宁静、淡雅的美感。
第三句“定知何逊牵诗兴”中,“何逊”是南朝梁诗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肯定知道何逊喜欢在月下吟诗,于是把月光的亮光借给他,让他在穿帘时能够欣赏到月光。这句诗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月光拟人化,赋予了它人性,使得月光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借与穿帘一点光”中,“一点光”是对月光的形象描绘,它形象地表达了月光穿过窗帘的微弱光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意象,描绘了月光如凝酥般纯净、淡雅,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美感;同时,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月光拟人化,赋予了它人性,使得月光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月光的感激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给人一种清新、淡雅、宁静、美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