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净豁持钵求度为说偈言》 必待方袍与圆顶,维摩庞老又何曾。

必待方袍与圆顶,维摩庞老又何曾。

意思:一定要等到方袍和圆顶,维庞老又何曾。

出自作者[宋]真德秀的《净豁持钵求度为说偈言》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真不昧人中佛,五戒俱全俗里僧》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一位特殊僧人的赞美。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一位在世俗中修行,却又不失其佛性的僧人。 首句“一真不昧人中佛”,直接点明这位僧人的特质。这里的“一真不昧”可以理解为这位僧人内心深处的真实与纯洁,如同佛陀一般,他不受世俗的污染,保持着内心的清净。 第二句“五戒俱全俗里僧”中的“五戒”通常指的是佛教的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位僧人不仅在世俗中修行,而且严格遵守佛教的戒律,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 接下来的两句“必待方袍与圆顶,维摩庞老又何曾”,描绘了这位僧人的装扮和行为。这里的“方袍圆顶”是佛教僧侣的标志性装扮,代表着这位僧人的身份和修行成果。然而,即使他身着这样的装扮,他也从未追求过这种外在的形式,这与维摩庞老(传说中的一位高僧)的行为有何不同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在世俗中修行,坚守佛教戒律,不追求形式的高僧形象,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赞美和敬仰。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真正的修行并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清净和品德的修炼。 最后,“又何曾”的疑问语气,更是强调了这位僧人的高尚品质和修行境界,使人对他产生深深的敬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真不昧人中佛,五戒俱全俗里僧。
必待方袍与圆顶,维摩庞老又何曾。

关键词解释

  • 维摩

    读音:wéi mó

    繁体字:維摩

    意思:(维摩,维摩)

     1.维摩诘的省称。
      ▶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宋·苏轼《殢人娇》词:“白髮苍颜

  • 何曾

    读音:hé zēng

    繁体字:何曾

    英语:did ever

    意思:
     1.为何,何故。
      ▶《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赵岐注:“何曾,犹何乃也。”
      ▶宋玉《九

  • 方袍

    读音:fāng páo

    繁体字:方袍

    意思:
     1.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
      ▶唐·许浑《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诗:“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说浮生大梦劳。”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