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寿陵故址(景帝临驭时自建,寻毁之)》 成戾崩年谥,恭仁葬后称。

成戾崩年谥,恭仁葬后称。

意思:成罪死年溢,恭仁安葬后称。

出自作者[明]边贡的《过寿陵故址(景帝临驭时自建,寻毁之)》

全文创作背景

**明代文学家边贡创作的《过寿陵故址(景帝临驭时自建,寻毁之)》这首诗,其创作背景与明朝的历史事件和边贡的自身经历有关**。这首诗描述了边贡经过寿陵故址时,对历史上景帝自建寿陵后又毁之的感慨。边贡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悲哀和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体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体今何所,遗墟夕霭凝。
宝衣销野磷,碧瓦蔓沟藤。
成戾崩年谥,恭仁葬后称。
千秋同一毁,不独汉唐陵。
作者介绍
边贡(公元1476--1532年)字廷实,因家居华泉附近,道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