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游曲江》 犹是玉轮曾辗处,一泓秋水涨浮萍。

犹是玉轮曾辗处,一泓秋水涨浮萍。

意思:还是玉轮曾辗转处,一泓秋水猛涨浮萍。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重游曲江》

全文赏析

这首诗《鞭梢乱拂暗伤情,踪迹难寻露草青。犹是玉轮曾辗处,一泓秋水涨浮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中一派凄清、幽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深的伤感和无奈。 首句“鞭梢乱拂暗伤情”,诗人以鞭梢乱拂的动态描绘开始,营造出一种动荡不安、心绪纷乱的氛围,暗藏着诗人内心的伤痛。这里的“伤情”可能指的是诗人对某事的伤心难过,也可能是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第二句“踪迹难寻露草青”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寂寥、凄清的氛围。诗人寻找某人的踪迹,但毫无所获,只能看到露草青青,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句“犹是玉轮曾辗处”是一个转折,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回忆。玉轮曾辗处,即曾经有过美好的痕迹的地方,可能指的是过去的美好时光或某个人。然而,现在一切都已不再,只剩下回忆和无尽的伤感。 末句“一泓秋水涨浮萍”以秋水的澄澈和浮萍的飘荡收尾,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凄清和寂寥。一泓秋水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流逝,而浮萍的飘荡则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整首诗以动衬静,以“鞭梢乱拂”的动景衬托“暗伤情”的静景,以“踪迹难寻”的无奈衬托“露草青”的孤寂,以“玉轮曾辗”的回忆衬托“一泓秋水涨浮萍”的凄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伤感和无奈的秋夜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鞭梢乱拂暗伤情,踪迹难寻露草青。
犹是玉轮曾辗处,一泓秋水涨浮萍。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一泓

    读音:yī hóng

    繁体字:一泓

    意思:
     1.清水一片或一道。
      ▶唐·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清·昭槤《啸亭杂录•京师园亭》:“一泓清池,茅檐数椽,水木明瑟,地颇雅洁

  • 玉轮

    读音:yù lún

    繁体字:玉輪

    意思:(玉轮,玉轮)
    月的别名。
      ▶唐·元稹《月三十韵》:“绛河冰鑑朗,黄道玉轮巍。”
      ▶宋·卢炳《水龙吟•赓韵中秋》词:“素娥睡起,玉轮稳驾,初离海表。”
     

  • 浮萍

    读音:fú píng

    繁体字:浮萍

    短语:水萍

    英语:duckweed

    意思:
     1.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叶扁平,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鬚

  • 犹是

    读音:yóu shì

    繁体字:猶是

    意思:(犹是,犹是)

     1.由此。犹,通“由”。
      ▶汉·刘向《列女传•王章妻女》:“章上封事言凤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凤,章犹是为凤所陷。”
      ▶三国·魏·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