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克由来在协和,萧王兵马固无多。
意思:军队攻克由来在协调,萧王马本来不多。
出自作者[唐]胡曾的《咏史诗·昆阳》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于战争胜利的关键和战争失败的原因的深刻理解。
首句“师克由来在协和”中,“协和”象征着协力、团结,暗示了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协调。这与中国古代兵法中的“众志成城”的观念相吻合,即只有全体士兵齐心协力,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的防线。
“萧王兵马固无多”中的“萧王”指的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他以少胜多,在昆阳之战中以不足万人的兵力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军,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寡胜多的著名战例。这句诗暗示了即使兵力不多,只要运用得当,也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谁知大敌昆阳败,却笑前朝困楚歌”两句则是对历史事件的讽刺和反思。前朝困楚歌指的是楚汉相争时,刘邦采用埋伏和围困的方式,让项羽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最终导致了项羽的失败。然而,这种战术在昆阳之战中却并未奏效,刘秀轻松击败了敌军。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战争胜利关键的深刻理解,即战术和战略的选择要因时因地而异,不能一味地依赖过去的经验和模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于战争胜利的关键和战争失败的原因的深刻理解,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哲理性。同时,诗中的讽刺和反思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战争和政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