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陈师复寺丞二首》 小臣忧国言无隐,先帝如天笑不嗔。

小臣忧国言无隐,先帝如天笑不嗔。

意思:我国言无隐,先帝如天笑不生气。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挽陈师复寺丞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一位官员的赞扬和对国家现状的忧虑。 首联“已奏囊封墨尚新,又携袖疏榻前陈。”描绘了这位官员刚上奏章,墨迹尚新,又带着奏疏在众人的面前陈情。这表达了这位官员的积极行动和直言不讳的精神。 颔联“小臣忧国言无隐,先帝如天笑不嗔。”表达了这位官员为国忧虑,直言不讳,即使面对的是明君,也无需隐晦自己的观点。这显示了这位官员的忠诚和责任感。 颈联“阙下举幡空太学,路傍卧辙几遗民。”描绘了民众对这位官员的拥护和支持,甚至在宫门下举着旗子等待他的到来,以至于路旁的人都为之停下脚步。这进一步展示了这位官员的威望和影响力。 尾联“愚儒未解天公意,偏寿它人夭此人。”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敬仰和对国家现状的忧虑。诗人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愚钝的儒生,无法理解天公的意图,却看到有人因为种种原因早逝,而这位官员却并未得到应有的寿命。这表达了诗人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一位忠诚、直言、有影响力且对国家现状感到忧虑的官员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深深忧虑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已奏囊封墨尚新,又携袖疏榻前陈。
小臣忧国言无隐,先帝如天笑不嗔。
阙下举幡空太学,路傍卧辙几遗民。
愚儒未解天公意,偏寿它人夭此人。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先帝

    读音:xiān dì

    繁体字:先帝

    英语:previous emperor; the late emperor

    意思:
     1.远古帝王。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天子乃荐鞠衣于

  • 小臣

    读音:xiǎo chén

    繁体字:小臣

    意思:
     1.春秋以后指卑微的小吏。
      ▶《礼记•礼运》:“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
      ▶孔颖达疏:“大臣谓大夫以上……小臣,士以下。”

  • 忧国

    读音:yōu guó

    繁体字:憂國

    英语:be concerned about one\'s country and one\'s people

    意思:(忧国,忧国)
    为国事而忧劳。
      

  • 天笑

    读音:tiān xiào

    繁体字:天笑

    意思:谓不雨而天空有电火。
      ▶隋·辛德源《霹雳引》:“云衔天笑明,雨带星精落。”
      ▶唐·李商隐《祭全义县伏波神文》:“何烦玉女之投壶,方闻天笑;不待樵人之取箭,已见风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