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石头怀古》 松声骤雨足,几寺晚钟闻。

松声骤雨足,几寺晚钟闻。

意思:松声突然下雨脚,灵寺晚钟听说。

出自作者[唐]曹松的《石头怀古》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月出又没,台城空白云》是一首对六朝古都南京的深沉思考,对历史变迁和兴衰的哀悼。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对今日破败的无奈,以及对未来可能的复苏的期待。 首联“日月出又没,台城空白云”,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日月的轮回更替,台城的永恒伫立,都寓言着历史的无情流转。而台城下的空白云,既象征着过去的空虚,也暗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 颔联“虽宽百姓土,渐缺六朝坟”,诗人揭示了土地的稀缺与历史的记忆之间的矛盾。尽管城市已经扩大,土地已经拓宽,但六朝的坟墓却逐渐消失,象征着历史的遗忘和被遗忘的历史。 颈联“禾黍是亡国,山河归圣君”,诗人以禾黍和山河为象征,表达了对国家的深深哀悼和对新君圣明的赞美。亡国之痛与圣君归来之喜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深感慨。 尾联“松声骤雨足,几寺晚钟闻”,诗人描绘了南京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松声骤雨中,寺庙的晚钟响起,既体现了南京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底蕴。然而,这美景和历史也掩盖不了六朝的衰落和百姓的苦难。 整首诗以沉郁而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对南京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哀悼和对未来的希望,充满了深深的悲悯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月出又没,台城空白云。
虽宽百姓土,渐缺六朝坟。
禾黍是亡国,山河归圣君。
松声骤雨足,几寺晚钟闻。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关键词解释

  • 松声

    读音:sōng shēng

    繁体字:鬆聲

    意思:(松声,松声)
    松涛声。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俯视崝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宋·王安石《欹眠》诗:“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 晚钟

    读音:wǎn zhōng

    繁体字:晚鍾

    意思:(晚钟,晚钟)
    傍晚的钟声。
      ▶唐·杜甫《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得峰字》诗:“骑马行春径,衣冠起晚钟。”
      ▶清·黄景仁《舟泊偕稚存饮江市次韵》:“小住征桡醉旅

  • 骤雨

    读音:zhòu yǔ

    繁体字:驟雨

    短语:暴风雨 冰暴 雨 雷暴雨 暴雨

    英语:shower

    意思:(骤雨,骤雨)
    暴雨。
      ▶《老子》:“骤雨不终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