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
意思:君子笃自信,很多人喜欢随时。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是一首对陶渊明的赞美之诗。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是东晋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以其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的诗歌风格,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
首两句“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直接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喜爱之情。其中,“陶靖节”是对陶渊明的尊称。“有琴常自随”则暗示了陶渊明的音乐才华,他常常随身携带一把琴,或许在弹琴中寄托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描绘了陶渊明弹琴的独特风格和音乐之美。“无弦”暗指陶渊明弹奏的是无拘无束的自然之声,这种音乐只有那些懂得自然、理解生活的人才能真正领会。这两句诗表达了陶渊明音乐艺术的深邃和难以言传的特性。
“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陶渊明的自信和独立精神,他相信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而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则喜欢随波逐流,缺乏独立思考和真实感受。
最后两句“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表达了陶渊明对物质世界的淡然态度,他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快乐,不受外界物质的干扰和影响。这两句诗也反映了陶渊明的生活哲学和人生智慧。
最后两句“寄谢伯牙子,何须锺子期。”则以高山流水的故事为引子,暗示了陶渊明与知音之间的心灵相通,无需外界的认可和赞赏。这也体现了陶渊明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情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生活、音乐、人生等各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