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进士贩茶》 却来城中谈孔孟,言语便欲非尧汤。

却来城中谈孔孟,言语便欲非尧汤。

意思:再来城里谈孔子、孟子,语言就要不是尧、汤。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闻进士贩茶》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揭示了社会底层生活的真实面貌,表达了诗人对贫苦人民的深深同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山村茶农在四五月忙碌采茶的场景,他们冒着山岭的险阻,夜以继日地工作,如同刀枪般的队伍。这些描述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使得贫苦人民的生活状况显得尤为突出。 其次,诗中描绘了一些浮浪书生和官吏的贪婪行为。他们贪图利益,将书箱当作盗囊,甚至在官府对盗贼的追捕下,仍只关心自己的衣裳。这些描写揭示了社会的腐败和道德沦丧,使得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深感痛心。 此外,诗中还描述了一些贫苦人民的生活状况。他们因盗贼的掠夺而陷入饥饿,只能靠喝酒来维持生命。这些描述展现了社会的残酷现实,使得诗人对贫苦人民的苦难感到深深的同情。 最后,诗人通过描述一些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自取沟壑而死,并认为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命运是毫无意义的,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失望。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揭示了社会底层生活的真实面貌,表达了诗人对贫苦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失望。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园茶盛四五月,江南窃贩如豺狼。
顽凶少壮冒岭险,夜行作队如刀枪。
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
津头吏卒虽捕获,官司直惜儒衣裳。
却来城中谈孔孟,言语便欲非尧汤。
三日夏雨刺昏垫,五日炎热讥旱伤。
百端得钱事酒卮,屋里饿妇无糇粮。
一身沟壑乃自取,将相贤科何尔当。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孔孟

    读音:kǒng mèng

    繁体字:孔孟

    英语:Confucius and Mencius

    意思: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并称。
      ▶晋·张协《洛禊赋》:“于是搢绅先生,啸俦命友,携朋接党,冠童八

  • 言语

    读音:yán yǔ

    繁体字:言語

    短语:讲 说 开口 张嘴 操 出口 道 开腔 叙 提 说道 云 谈 唠 摆 曰 称

    英语:speech

    意思:

  • 却来

    读音:què lái

    繁体字:卻來

    意思:(却来,却来)
    归来。
      ▶唐·李白《东鲁见狄博通》诗:“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宋·苏轼《送安节》诗之十四:“万里却来日,一庵仍独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