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心望彭泽作》 一世定无纡辔处,故应来此着琴尊。

一世定无纡辔处,故应来此着琴尊。

意思:一代定没有系缰绳处,所以应该来这里着琴尊。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江心望彭泽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首句“青山缺处大江奔”,以雄健的笔力描绘了大江奔腾的壮丽景象,同时点出了地理环境的特点。青山缺口处,大江奔涌而出,气势磅礴,给人以震撼之感。 次句“江口山颜见县门”,则进一步将视线拉近,描绘了江口山色的美景,同时也点明了诗人的位置。站在县门口,可以看到江口的山色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第三句“一世定无纡辔处”,纡辔指拉着马缰缓慢行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决心一生不会有所拘束,要自由自在地生活。 最后一句“故应来此着琴尊”,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由自在生活的具体落实,他要在这样的美景中,放置琴桌酒樽,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以壮美的山水风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诗歌语言生动,意境开阔,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山缺处大江奔,江口山颜见县门。
一世定无纡辔处,故应来此着琴尊。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一世

    读音:yī shì

    繁体字:一世

    短语:期 时期 时 时代 秋

    英语:generation

    意思:
     1.犹一代。
      ▶《左传•昭公元年》:“一世无道,

  • 纡辔

    读音:yū pèi

    繁体字:紆轡

    意思:(纡辔,纡辔)
    回车。
      ▶晋·陶潜《饮酒》诗之九:“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明·何景明《冬雨率然有二十韵》:“六龙堕青冥,万象沦玄朔

  • 琴尊

    读音:qín zūn

    繁体字:琴尊

    意思:见“琴樽”。

    解释:1.见\"琴樽\"。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