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波涛饱溯沿,过桥雷电记当年。
意思:三峡波涛饱溯沿,过了桥雷电记得当年。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 三峡石桥》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峡波涛饱溯沿,过桥雷电记当年》是一首对三峡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于历史事件的回忆。
首联“三峡波涛饱溯沿,过桥雷电记当年。”诗人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三峡波涛的壮美,以及在桥上经历的雷电天气,这种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激流勇进的江水中,感受那过桥时的惊险与刺激。同时,“记当年”这个词语,也暗示了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些重要的事件,引发了诗人的回忆。
颔联“江声仿佛瞿唐口,石角参差滟滪前。”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三峡的景色,江声如同瞿唐口的江声,而石角滟滪的景象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雄浑与壮美。这一联不仅描绘了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思考,即这些自然景观是否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颈联“应有夜猿啼古木,已将秋叶作归船。”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夜晚三峡中的猿啼和秋叶飘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悲凉的氛围。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问信然。”诗人以一个老僧作为故事的结尾,表达了他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松下相逢的老僧或许是诗人的化身,他对于巴蜀之地的游历或许是对于历史的见证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三峡波涛、过桥雷电、江声、猿啼、秋叶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