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卓漳州二首》 姑行龚遂策,不必待锋交。

姑行龚遂策,不必待锋交。

意思:婆婆行龚遂策略,不一定要等到敌军交锋。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卓漳州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平定乱世。作者通过描绘战争的紧张与和平的宁静,以及对比乱世中的动物行为和太平时期的动物行为,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乱世的痛心。 首联“调发烦三郡,跳梁满四郊”,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和混乱,三郡的人们被调发起来,到处跳梁作乱,整个地区都受到了他们的侵扰。这里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人们的行动比作动物,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混乱和无序。 颔联“欲平绿林乱,先革白茅包”,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痛心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作者希望通过改革来消除乱源,就像用白茅包住破旧的房屋一样,以此来平定绿林的混乱。这里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改革比作治疗疾病,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痛心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颈联“清昼狐归穴,和风燕返巢”,描绘了和平时期的景象。白天狐狸回到了自己的洞穴,和风吹拂下燕子回到了自己的巢穴。这里使用了生动的动物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和平时期的宁静和和谐。 尾联“姑行龚遂策,不必待锋交”,表达了作者的策略:应该像龚遂一样实行宽大政策,而不是等待战争的爆发。这里使用了历史典故,表明作者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冲突,而不是通过战争。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和平的对比,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乱世的痛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诗歌充满了情感和感染力。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愿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因此,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调发烦三郡,跳梁满四郊。
欲平绿林乱,先革白茅包。
清昼狐归穴,和风燕返巢。
姑行龚遂策,不必待锋交。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不必

    读音:bù bì

    繁体字:不必

    短语:无需 不要

    英语:need not

    意思:
     1.没有一定;未必。
      ▶《商君书•修权》:“夫释权衡而断轻重,废尺寸而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