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松》 萧萧琴瑟鸣,洒洒霜露下。

萧萧琴瑟鸣,洒洒霜露下。

意思:萧萧琴瑟响,洒洒霜露下。

出自作者[宋]胡仲弓的《咏松》

全文赏析

这首诗《萧萧琴瑟鸣,洒洒霜露下。
愿期素心人,同游明月夜。》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琴瑟之声、霜露之景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萧萧琴瑟鸣”以琴瑟之声起兴,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琴瑟是中国传统乐器,琴声悠扬,瑟音和谐,象征着一种平和、宁静的生活状态。“萧萧”二字给人以深远、悠长的感觉,仿佛琴瑟之声穿越时空,传递出诗人的心声。 第二句“洒洒霜露下”则以霜露之景为衬托,进一步强化了生活的艰辛和诗人的感慨。霜露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不易,而“洒洒”二字则描绘出霜露落下时的清冷和寂寥,给人以凄凉之感。这一句与前一句相呼应,既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愿期素心人”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诗人对知己好友的期待和渴望。这里的“素心人”并非指外表的朴素或内在的单纯,而是指那些能够理解诗人内心世界、与诗人心灵相通的人。诗人希望与这样的人一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共享人生的欢乐和苦难。 最后一句“同游明月夜”是诗人的梦想和追求的具象化,它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场景——与知己好友一同在明亮的月光下漫步,共享人生的喜悦和温暖。这一句既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是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琴瑟之声、霜露之景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知己好友的期待。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寥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萧萧琴瑟鸣,洒洒霜露下。
愿期素心人,同游明月夜。

关键词解释

  • 霜露

    读音:shuāng lù

    繁体字:霜露

    造句:

  • 琴瑟

    读音:qín sè

    繁体字:琴瑟

    英语:be on friendly terms

    意思:
     1.乐器,琴和瑟。亦偏指琴瑟的一种。
      ▶《书•益稷》:“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

  • 洒洒

    读音:sǎ sǎ

    繁体字:灑灑

    英语:voluminous

    意思:(参见洒洒)
    I
    形容文辞连绵不绝。
       ▶明·唐顺之《与项瓯东郡守书》:“曩时孟浪,痛自磨刮,直欲扫去枝叶文饰

  • 萧萧

    读音:xiāo xiāo

    繁体字:蕭蕭

    短语:簌簌

    英语:rustle

    意思:(萧萧,萧萧)

     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