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范元作二首》 又闻坚誓约,不用讲攻围。

又闻坚誓约,不用讲攻围。

意思:又听说坚守誓约,不用讲围攻。

出自作者[宋]胡寅的《和范元作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仇虏何须杀,调和乃妙机》,作者通过描绘仇敌不必杀戮,只需调和的道理,表达出一种宽容和智慧的处世态度。 首联“仇虏何须杀,调和乃妙机”,作者以“仇虏”为喻,表达出一种对待敌人的态度,即不必过于激进,而应该以平和、调和的方式处理矛盾。这种调和并非软弱无能,而是一种智慧和策略。作者强调“妙机”的存在,暗示着处理问题需要灵活变通,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颔联“又闻坚誓约,不用讲攻围”,作者进一步阐述这个道理。通过描述对方坚定地发誓,表达出一种信任和尊重,无需再采取攻打、围困等强硬手段。这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对事物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包容。 颈联“六月鹏南徙,三春雁北归”,作者运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哲理。这里,“六月鹏南徙”象征着南方的繁荣和自由,“三春雁北归”则象征着北方的温暖和亲情。作者以此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即无论身处何地,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一句“自知同斥鷃,蓬菊且卑飞”,作者以“斥鷃”自喻,表达出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激励的态度。这里,“蓬菊且卑飞”则象征着蓬草和菊花的卑微和坚韧,暗示着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仇敌不必杀戮,只需调和的道理,表达出一种宽容、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个人处世,也适用于社会交往和人生追求。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仇虏何须杀,调和乃妙机。
又闻坚誓约,不用讲攻围。
六月鹏南徙,三春雁北归。
自知同斥鷃,蓬菊且卑飞。

关键词解释

  • 誓约

    读音:shì yuē

    繁体字:誓約

    短语:租约 商约 和约 海誓山盟 城下之盟 攻守同盟 婚约 密约

    英语:honor-bound

    意思:(誓约,誓约)
    I

  • 不用

    读音:bù yòng

    繁体字:不用

    短语:毫无 不要 休想 决不 毫不 绝不

    英语:need not

    意思:
     1.不听从;不采纳。
      ▶《管子•小匡

  • 攻围

    读音:gōng wéi

    繁体字:攻圍

    意思:(攻围,攻围)
    围攻。包围起来攻击。
      ▶《史记•吴王濞列传》:“胶西为渠率,胶东、菑川、济南共攻围临菑。”
      ▶宋·司马光《论西夏札子》:“﹝虏﹞又举一国之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