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寺随拐杖,当禅月满床。
意思:进入寺随拐杖,当禅月满床。
出自作者[宋]薛师石的《送谨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谨师牢绊脚,语别意茫茫。入寺随拐杖,当禅月满床。多因新见解,抛却旧篇章。为我金山去,钳锤问一场》是一首描绘禅师生活和思想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禅师的敬仰和对禅的深深理解。
首联“谨师牢绊脚,语别意茫茫。”描绘了禅师严谨的师徒关系和深远的语言交流。这里,“牢绊脚”可能象征着师徒间紧密的关系,如同铁链牢绊脚踝,难以分离。而“语别意茫茫”则表达了语言交流中深远的含义和无尽的思考。这联诗描绘了禅师对弟子严谨的教导和对深奥哲理的传递。
颔联“入寺随拐杖,当禅月满床。”进一步描绘了禅师的日常生活和修行方式。“入寺随拐杖”可能象征着禅师在寺庙中修行,而“当禅月满床”则描绘了禅师在禅定中体验到的月满禅床的境界,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颈联“多因新见解,抛却旧篇章。”表达了禅师对新的理解和见解的追求。“多因新见解”可能表示禅师不断追求新的理解和体验,而“抛却旧篇章”则表示他抛弃旧有的观念和见解,以追求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境界。
尾联“为我金山去,钳锤问一场。”表达了禅师邀请作者去金山(可能是一个修行场所)的意愿,并表示要与作者进行一场关于禅的对话或挑战。“钳锤问一场”可能象征着禅师的修行方式之一,即通过挑战和锤炼来深化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严谨、深邃、追求新理解的禅师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禅的深深理解和敬仰之情。通过描绘禅师的日常生活、修行方式和对新理解的追求,这首诗也传达了对禅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