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夜长只合愁人觉,秋冷先应瘦客知。

夜长只合愁人觉,秋冷先应瘦客知。

意思:夜长只合愁人觉得,秋冷先应瘦客知。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暮去朝来无歇期,炎凉暗向雨中移》以暮雨、秋风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炎凉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时间如流水的无情,无论炎热还是寒冷,都如暮雨一般悄然而至,又如秋风一般无情地吹过。 首联“暮去朝来无歇期,炎凉暗向雨中移”直接点明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变化无常,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感慨。而“炎凉暗向雨中移”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世态炎凉的变化,如同暮雨一般,悄无声息地降临。 颔联“夜长只合愁人觉,秋冷先应瘦客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孤独。在漫长的夜晚,只有忧愁的人才能感受到秋天的寒冷和消瘦。这里诗人以秋冷瘦客比喻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哀愁。 颈联“两幅彩笺挥逸翰,一声寒玉振清辞”则描绘了诗人挥毫泼墨的场景,表达出诗人的才情和才华。诗人以彩笺比喻诗纸,以寒玉比喻笔,以清辞比喻诗文,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创作的场景,也表达出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一句“无忧无病身荣贵,何故沉吟亦感时?”是对自己境遇的反思。诗人认为自己没有忧愁没有疾病,生活应该很荣贵,但为何还会感到悲伤和无奈?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暮雨、秋风为背景,通过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的才情和才华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暮去朝来无歇期,炎凉暗向雨中移。
夜长只合愁人觉,秋冷先应瘦客知。
两幅彩笺挥逸翰,一声寒玉振清辞。
无忧无病身荣贵,何故沉吟亦感时?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瘦客

    读音:shòu kè

    繁体字:瘦客

    意思:清瘦衰弱之人。
      ▶唐·白居易《酬思黯相君感秋见赠》诗:“夜长祗合愁人觉,秋令先应瘦客知。”

    解释:1.清瘦衰弱之人。

  • 只合

    读音:zhī hé

    繁体字:衹合

    意思:只应;本来就应该。
      ▶唐·薛能《游嘉州后溪》诗:“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金·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元·武汉

  • 愁人

    读音:chóu rén

    繁体字:愁人

    意思:
     1.令人发愁。
      ▶《楚辞•九歌•大司命》:“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2.心怀忧愁的人。
      ▶晋·傅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