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春桂林殿应诏》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

意思:步辇出披香,清歌在太液。

出自作者[唐]上官仪的《早春桂林殿应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景。诗人步辇出披香,在太液边清歌高唱。清晨,树上的黄莺儿鸣叫不止,春堤上的芳草堆积如茵。阳光照耀下,露珠闪烁着光彩,空中碧蓝的天空中飘着雪花。花蝶翩翩起舞,山光温暖,夕阳将至。 整首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晓树流莺满”、“风光翻露文”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春光之中。此外,诗中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使诗句更加和谐优美。总之,这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优秀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
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
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
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
作者介绍 上官仪简介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

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拜相,授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麟德元年十二月(665年1月),因为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中宗年间,因上官婉儿受中宗宠信,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追封楚国公。

关键词解释

  • 清歌

    读音:qīng gē

    繁体字:清歌

    意思:
     1.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汉·张衡《思玄赋》:“双材悲于不纳兮,并咏诗而清歌。”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 步辇

    读音:bù niǎn

    繁体字:步輦

    意思:(步辇,步辇)

     1.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类似轿子。
      ▶《赵飞燕外传》:“帝即令舍人吕延福以百宝凤毛步辇迎合德。”
      ▶《晋书•山涛传》:“帝尝讲

  • 太液

    读音:tài yè

    繁体字:太液

    意思:
     1.古池名。
      ▶汉·太液池,在陕西省·长安县西。
      ▶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渐台,高二十余丈;又起三山,以像瀛洲、蓬莱、方丈三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