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魏三十七》 静里寒香触思初,开缄忽见二琼琚。

静里寒香触思初,开缄忽见二琼琚。

意思:静里寒香触动思想开始,开缄忽然看见二琼琚。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酬魏三十七》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静里寒香触思初,开缄忽见二琼琚。
一吟丽可风流极,没得弘文李校书》。这首诗的开头“静里寒香触思初”描绘了一种清幽的氛围,似乎带有淡淡的香气,触动了诗人的思绪。“开缄忽见二琼琚”则描述了打开信封的情景,里面装着两片美丽的玉块。“一吟丽可风流极”则进一步描述了诗句的美妙,可以让人感受到极度的美丽和风度。“没得弘文李校书”则表达了对李校书的敬仰之情,似乎在赞美他的才华和学识。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似乎是在赞美某人的才华和学识,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它也描绘了一种清幽的氛围和美丽的景色,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在语言和风格上,这首诗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和自然流畅的韵律,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赞美之情。同时,它也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敬仰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静里寒香触思初,开缄忽见二琼琚。
一吟丽可风流极,没得弘文李校书。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琼琚

    读音:qióng jū

    繁体字:瓊琚

    英语:fine jade

    意思:(琼琚,琼琚)

     1.精美的玉佩。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毛

  • 寒香

    读音:hán xiāng

    繁体字:寒香

    意思:
     1.清冽的香气。形容梅花的香气。
      ▶唐·罗隐《梅花》诗:“愁怜粉艷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樽。”
      ▶明·陈瑚《山中喜遇徐昭法共饮》诗:“一夜寒香万树开,相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