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惜小园花》 晓来红萼凋零尽,但见空枝四五株。

晓来红萼凋零尽,但见空枝四五株。

意思:晓来红花朵凋零尽,只看到一枝四五棵。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惜小园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花木凋零的景象,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惋惜和感慨。 首句“晓来红萼凋零尽”直接点明了时间和景象,早晨醒来,发现花朵已经凋落殆尽。这一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无情,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次句“但见空枝四五株”进一步描绘了花木凋零后的景象,只剩下四五株空空的树枝。这里的“空枝”与“红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花落之后的萧瑟与凄凉。 接着,诗人通过“前日狂风昨夜雨”的描写,揭示了花木凋零的原因。前日的狂风和昨夜的暴雨,无疑对花朵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这里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的意境,也使人对自然界的无情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一句“残芳更合得存无?”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残花的惋惜和感慨。残存的芳香还能保存多久呢?这个问题引人深思,也让人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产生了更强烈的感受。 整首诗以花木凋零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界无情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晓来红萼凋零尽,但见空枝四五株。
前日狂风昨夜雨,残芳更合得存无?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晓来

    读音:xiǎo lái

    繁体字:曉來

    意思:(晓来,晓来)
    天亮时。
      ▶唐·杜甫《偪侧行赠毕四曜》:“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钟鼓传。”
      ▶宋·王安国《清平乐》词:“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遶天涯。”

  • 凋零

    读音:diāo líng

    繁体字:凋零

    短语:萎靡 一蹶不振 败落 阑珊 落花流水 衰 淡 不景气 衰微 颓败 没落 每况愈下 强弩之末 一落千丈 衰败 日薄西山 苟延残喘 日暮途穷 衰落 衰竭 衰退

  • 红萼

    读音:hóng è

    繁体字:紅萼

    意思:(红萼,红萼)
    红花。萼,花蒂。
      ▶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唐·韩愈《感春》诗之二:“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

  • 五株

    读音:wǔ zhū

    繁体字:五株

    意思:指秦始皇所封泰山五大夫松。五大夫为秦官名,第九爵,后人误以为封五株松树,遂有此称。
      ▶唐·陆贽《禁中春松》诗:“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
      ▶宋·王令《大松》诗:“却笑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