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刘伯宜南昌》 才看陶令门前柳,却忆滕王阁上云。

才看陶令门前柳,却忆滕王阁上云。

意思:才看陶令门前柳,却记得滕王阁上说。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寄刘伯宜南昌》

全文赏析

这首诗《西浙东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闻》是一首描绘诗人离别与重逢,以及他对国家局势的深深关切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理解。 首联“西浙东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闻”,诗人以离别的场景开始,描述了他在浙江与江西分别的情景。这里,“昔袂分”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而“忽相闻”则传达出重逢的惊喜和意外。这种情感的起伏,为接下来的诗篇奠定了基础。 颔联“才看陶令门前柳,却忆滕王阁上云”,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这里,“陶令门前柳”可能象征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滕王阁上云”则可能唤起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包括他在洪都湓浦的时光。 颈联“何处鱼蛮能避役,无边鲸海尚行军”,诗人将视线转向了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关切。这里,“何处鱼蛮能避役”是对社会不公的直接批评,而“鲸海尚行军”则可能象征着军阀的残暴和无道。 尾联“诗书胸次堪筹国,定不专凭柱后文”,诗人表达了他的抱负和决心,他希望通过读书和学问来为国家出谋划策,而不是仅仅依赖个人的文采。这里,“诗书胸次堪筹国”展示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深沉思考,“定不专凭柱后文”则表达了他对学问和知识的尊重,以及对公正和公平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怀念、社会现实和对学问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理解。它充满了情感和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深深关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浙东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闻。
才看陶令门前柳,却忆滕王阁上云。
何处鱼蛮能避役,无边鲸海尚行军。
诗书胸次堪筹国,定不专凭柱后文。

关键词解释

  • 滕王阁

    引用解释

    唐高祖 子 元婴 为 洪州 刺史时所建。后 元婴 封 滕王 ,故名。故址在今 江西省 南昌市 赣江 滨。其后 阎伯屿 为 洪州 牧,宴群僚于阁上, 王勃 省父过此,即席作《滕王阁序》。阁历经修建,后焚毁。亦省作“ 滕阁 ”。 唐 杜牧 《怀锺陵旧游》诗:“ 滕阁 仲春綺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 唐 罗隐 《锺陵见杨秀才》诗:“ 孺亭

  • 陶令

    读音:táo lìng

    繁体字:陶令

    意思:指晋·陶潜。
      ▶陶潜曾任彭泽令,故称。
      ▶唐·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诗:“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元·赵孟頫《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无酒难供陶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