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赞历代天师·第二十四代讳正随字宝神》 人在犂锄烟水乡,结茅高卧小松岗。

人在犂锄烟水乡,结茅高卧小松岗。

意思:人在翻犁锄烟水乡,结茅高躺在小松树岗。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赞历代天师·第二十四代讳正随字宝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通过对农夫在田间劳作,诗人自己隐居在山间小屋的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人在犂锄烟水乡”,诗人以一个正在田间劳作的农夫形象开篇,描绘出一幅烟水朦胧、田野繁忙的乡村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个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结茅高卧小松岗”,诗人接着描绘了自己在山间小屋的生活场景。他搭建了一座茅屋,高卧其中,周围环绕着小松树。这个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敕封真静先生号”,诗人自称“真静先生”,这是他给自己取的号,暗示了他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尘嚣的愿望。敕封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因为朝廷的封号是对他品德和行为的肯定。 “一卷仙经一炷香”,最后一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的生活状态,他闲暇时阅读仙经,点燃香炉,享受着内心的宁静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个细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仙道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和山林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平静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名利的情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在犂锄烟水乡,结茅高卧小松岗。
敕封真静先生号,一卷仙经一炷香。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结茅

    读音:jié máo

    繁体字:結茅

    意思:(结茅,结茅)
    亦作“结茆”。
     编茅为屋。谓建造简陋的屋舍。
      ▶南朝·宋·鲍照《观圃人艺植诗》:“抱锸垄上餐,结茅野中宿。”
      ▶宋·苏轼《新居》诗:“

  • 水乡

    解释

    水乡 shuǐxiāng

    [watery region] 河多、湖多的地方

    水乡泽国

    引用解释

    河流、湖泊多的地区。 晋 陆机 《答张士然》诗:“余固水乡士,总轡临清渊。”《新唐书·车服志》

  • 犂锄

    读音:lí chú

    繁体字:犂鋤

    造句:

  • 烟水

    引用解释

    亦作“烟水”。 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