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秋战国门襄子》 君子常闻不迫危,城崩何用急重围。

君子常闻不迫危,城崩何用急重围。

意思:君子常常听到不紧迫危险,城墙崩塌为什么告急重重包围。

出自作者[唐]周昙的《春秋战国门襄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一个君子在危难中保持镇定,以德服人,最终成功使叛亡者归义的故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君子常闻不迫危”展现了君子的风度,他们在面对危险和紧迫的情况时,通常能保持冷静,不轻易为环境所迫。这里也体现了君子的修养和智慧,他们能以平常心来应对生活中的起伏和波折。 次句“城崩何用急重围”形象地描绘了危机的场景,城墙崩塌,形势危急,但君子并不因此而慌乱,他们不需要用重兵来围堵缺口,因为他们靠的是智慧和德行,而不是单纯的武力。 第三句“叛亡能退修文德”是这首诗的关键,它揭示了君子对待危机的态度和方法。面对叛亡,君子并不以武力镇压,而是以文德来感化,他们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德行,使叛亡者心生敬畏,最终选择回归。 最后一句“果见中牟以义归”是对前一句的呼应和证实,说明了君子的方法果然有效,中牟最终因受到君子的感化而以义归顺。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赞扬了君子的风范和智慧,同时也揭示了以德治国的理念。在危难中,君子能以德服人,而不是单纯依赖武力,这种智慧和风度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子常闻不迫危,城崩何用急重围。
叛亡能退修文德,果见中牟以义归。

关键词解释

  • 何用

    读音:hé yòng

    繁体字:何用

    意思:
     1.为什么。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孔颖达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
      ▶《谷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绝之也。

  • 重围

    读音:chóng wéi

    繁体字:重圍

    短语:包 包围

    英语:tight encirclement

    意思:(重围,重围)
    层层包围。
      ▶《三国志•吴志•太史

  • 君子

    读音:jūn zǐ

    繁体字:君子

    短语:正人君子 仁人志士

    英语:nobleman

    意思:
     1.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

  • 危城

    读音:wēi chéng

    繁体字:危城

    英语:A city with high city walls.

    意思:将被攻破之城。
      ▶《荀子•议兵》:“使之持危城则必畔,遇敌处战则必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