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倪尚书之南京》 留守地当分陕重,为官谁在故乡中。

留守地当分陕重,为官谁在故乡中。

意思:留守土地应当分陕重,任官谁在故乡中。

出自作者[明]王鏊的《送倪尚书之南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暂随宰相路过江东时所写,通过对宰相路过某地的景象以及当地官员对宰相的热情招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宰相的敬仰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暂携堂印过江东,冢宰权分位望同”,作者跟随宰相路过江东,看到宰相的威严和地位,感受到了宰相的分量。这一句通过描绘宰相的权力和地位,表达了作者对宰相的敬仰之情。 颔联“留守地当分陕重,为官谁在故乡中”,描绘了当地官员对宰相的热情招待和欢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一句通过描绘当地官员的热情招待和故乡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家传旧有尚书履,保副新加太子宫”,通过描述宰相的家传和新的职务,表达了作者对宰相的敬仰之情和对宰相未来的祝福。 尾联“半世趋朝今少憩,钟山闲对黑头公”,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之情。这一句通过描绘故乡和未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宰相路过景象和当地官员热情招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宰相的敬仰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未来的期待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暂携堂印过江东,冢宰权分位望同。
留守地当分陕重,为官谁在故乡中。
家传旧有尚书履,保副新加太子宫。
半世趋朝今少憩,钟山闲对黑头公。
作者介绍
王鏊(1450年9月22日-1524年4月14日),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自幼聪颖过人,八岁即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颂其文。

成化十一年(1475年),王鏊考中进士,授翰林编修。他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吏部尚书等职,参与过多次政治改革和军事征战。王鏊主张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以提高政治效率。他还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倡科举制度的改革,促进人才选拔和教育公平。

除了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贡献,王鏊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清新脱俗,充满山水意境,代表作有《看梅》、《水调歌头·游南溪》等。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和画家,创立了“震泽派”的绘画风格,被誉为“王派”。

关键词解释

  • 留守

    读音:liú shǒu

    繁体字:留守

    短语:固守 据守 死守 坚守 退守

    英语:stay to take care of sth.

    意思:
     1.居留下来看管。<

  • 故乡

    读音:gù xiāng

    繁体字:故鄉

    短语:故土 诞生地 出生地 里 邻里 本土 乡

    英语:home

    意思:(故乡,故乡)
    家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

  • 分陕

    读音:fēn shǎn

    繁体字:分陝

    意思:(分陕,分陕)
    陕即今陕西省·陕县。相传周初周公·旦、召公·奭分陕而治,周公治陕以东,召公治陕以西。后谓封建王朝官僚出任地方官为“分陕”。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 乡中

    读音:xiāng zhōng

    繁体字:鄉中

    意思:(乡中,乡中)
    同乡。
      ▶《水浒传》第十七回:“杨志叫道:‘原来也是关西和尚。俺和他是乡中。’”
      ▶《水浒传》第七四回:“不想路上撞见了这箇乡中亲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