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海可竭,吾道固长在。
意思:山崩海可以耗尽,我的路本来就长在。
出自作者[宋]于石的《感兴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故事为引子,感叹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道德沦丧、仁义荒废、法家思想盛行的社会现象,对杨墨、申韩等邪说祸害的出现表示了无奈,同时也对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有识之士,如管仲、晏婴、张仪、苏秦等有所肯定。最后,诗中表达了即使在纷乱无序的春秋战国时期,道义和真理仍然存在,只是被掩盖在表面的浮华之下。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以“山海”象征自然界的巨大力量,以“春秋战国”象征社会历史的变迁,以“仁义日荒怠”象征道德沦丧,以“管晏功”和“仪秦诒”象征不同的政治理念和结果。同时,诗中也借用了“迂阔”一词,表达了对那些脱离实际、空谈道德的理论家的批评。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真理和道义的坚守,以及对未来的信心。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历史感的诗篇,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