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胡俛学士游西池书事》 晴明天垂幕,阴霭地滋脉。

晴明天垂幕,阴霭地滋脉。

意思:晴朗天空垂幕,阴霭地滋脉。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和胡俛学士游西池书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京城沧池美景的诗,通过对池水、烟岚、楼殿、门闉等景色的描绘,表现出池水的清澈、壮丽,以及池边的建筑之美。 首联“皇都有沧池,近在金商陌”,点明主题,即京城中的沧池。金商陌是京城中的地名,指代京城的位置。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表现出皇都的繁华与壮丽。 颔联“渊源控河汴,襟带引京索”,进一步描绘了沧池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这里控扼着黄河、汴水,是京城的重要门户。 接下来的诗句,作者通过丰富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壮丽的景象中。从“众派泻寒光,一鉴涵空碧”可以看出池水的清澈;从“楼殿起参差,门闉开岝峉”可以看出池边的建筑之美;从“人间识方壶,古来惭太液”可以看出池景的壮丽和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沧池的描绘,表现出皇都的壮丽和繁华,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建筑的赞美。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当前时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京城美景、表达对古代帝王建筑的赞美和对当前时局的感慨的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皇都有沧池,近在金商陌。
渊源控河汴,襟带引京索。
众派泻寒光,一鉴涵空碧。
晴明天垂幕,阴霭地滋脉。
烟岚隘五湖,气象吞七泽。
漪涟十馀里,缟练千万尺。
楼殿起参差,门闉开岝峉。
人间识方壶,古来惭太液。
美哉台沼名,壮我帝王宅。
惟昔经始谋,兹见神武迹。
非同泗渊滥,盖用昆夷策。
万乘纡警跸,群官扈銮轭。
津头驻翠华,唐中蒐赤籍。
水犀陈百旅,画鷁棹千只。
时多吕梁人,士有中黄伯。
旋渊齐出没,桅樯竞跳踯。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明天

    读音:míng tiān

    繁体字:明天

    短语:次日 明

    英语:tomorrow

    意思:
     1.指月光满天。
      ▶唐·元稹《和乐天别弟后月夜作》:“闻君别爱弟,

  • 晴明

    读音:qíng míng

    繁体字:晴明

    意思:晴朗;明朗。
      ▶唐·宋之问《雨从箕山来》诗:“晴明西峰日,绿缛南溪树。”
      ▶《三国演义》第四八回:“时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明,平风静浪。”
      

  • 天垂

    读音:tiān chuí

    繁体字:天垂

    意思:犹天际。
      ▶晋·左思《蜀都赋》:“火井沈荧于幽泉,高爓飞煽于天垂。”

    解释:1.犹天际。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