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髯挟雷雨,瘦骨含风烟。
意思:稀疏胡子带着雷雨,瘦骨含风烟。
出自作者[宋]项安世的《二十六日下山观胜业寺禹柏偃卧地上分为九枝》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人言禹时柏,是否何必研》是一首对古柏的赞美诗,通过对古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联“人言禹时柏,是否何必研”,诗人以疑问的语气开始,询问人们所说的禹时的柏树是否真的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地方。这一问,既表现了诗人的好奇,也表达了他对古柏的尊重和敬仰。
颔联“要知是古物,少亦逾千年”,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古柏的古老,即使是一棵少见的柏树,也有超过千年的历史。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时间的敬畏。
颈联“盘盘九龙子,脊尾何蜿蜒”和“疏髯挟雷雨,瘦骨含风烟”,诗人描绘了古柏的形态,如盘踞的九龙子,脊尾蜿蜒,疏朗的枝叶像挟带着雷雨,瘦硬的树干则蕴含着风烟,形象生动。
尾联“居然负世望,淡苦依老禅”,诗人用“居然”一词表达了对古柏超出世人期望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认同,即淡泊名利,依老禅而生活。
全诗通过对古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的欣赏。诗人用词精准,描绘形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