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人游嵩韵》 嵩高峻极压三川,周视方舆见广员。

嵩高峻极压三川,周视方舆见广员。

意思:篙高极压三川,周看方舆见广员。

出自作者[宋]李廌的《和人游嵩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嵩高峻极压三川,周视方舆见广员。绝顶固知天下小,泰山为占海隅偏。》是一首对嵩山泰山的赞美诗,它以雄伟壮丽的笔调描绘了嵩山的高峻和广袤,以及泰山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首联“嵩高峻极压三川,周视方舆见广员。”描绘了嵩山的巍峨高大,仿佛压住了三川大地,这是一种非常形象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嵩山的威严和气势。同时,它也象征着嵩山在地理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通过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嵩山的敬仰之情。 颔联“绝顶固知天下小,泰山为占海隅偏。”这一联进一步强调了泰山的地位和重要性。在嵩山的绝顶之上,诗人认识到世界是如此的渺小,而泰山则占据了世界的角落。这一联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泰山在地理和象征意义上的重要地位。 颈联“白云散尽千林月,急雨收回万壑烟。”诗人通过描绘白云散尽后的明月和急雨收回后的烟霭,展现了嵩山的高远和神秘。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嵩山之中,感受到了它的壮美和神秘。 尾联“莫笑层峦高似岸,举头一握是玄天。”诗人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回应了前文的崇高和神秘,提醒人们不要嘲笑山峦的高耸,因为抬起头就能看到玄天。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嵩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嵩高峻极压三川,周视方舆见广员。
绝顶固知天下小,泰山为占海隅偏。
白云散尽千林月,急雨收回万壑烟。
莫笑层峦高似岸,举头一握是玄天。

关键词解释

  • 三川

    读音:sān chuān

    繁体字:三川

    意思:
     1.三条河流的合称,所指不一。
      (1)西周以泾、渭、洛为三川。
      ▶《国语•周语上》:“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
      ▶韦昭注:“三川,泾、渭、

  • 周视

    读音:zhōu shì

    繁体字:周視

    意思:(周视,周视)

     1.巡视。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隄防。”
      ▶《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无恤不敢安居,与张孟谈不

  • 方舆

    读音:fāng yú

    繁体字:方輿

    意思:(方舆,方舆)

     1.指大地。
      ▶《文选•束晰<补亡诗>之五》:“漫漫方舆,迴迴洪覆。”
      ▶李周翰注:“方舆,地也。”
      ▶宋·欧阳修《省试

  • 嵩高

    读音:sōng gāo

    繁体字:嵩高

    意思:
     1.即嵩山。
      ▶《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
      ▶晋·戴祚《西征记》:“嵩高山,东太室,西少室,相去七十里。
     

  • 峻极

    读音:jùn jí

    繁体字:峻極

    意思:(峻极,峻极)

     1.《礼记•中庸》:“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郑玄注:“峻,高也。”
      ▶孔颖达疏:“言圣人之道高大,与山相似,上极于天。”后以“峻极

  • 广员

    读音:guǎng yuán

    繁体字:廣員

    意思:(广员,广员)
    犹广袤。指土地面积的长和宽。
      ▶《山海经•西山经》:“是山也,广员百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山在沔水中,高十五丈,广员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