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
意思: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季。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皇太妃阁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是一首描绘夏季景色的诗,通过对梅花的盛开、风高麦熟、百花凋零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描绘了细雨中的梅花和夏季的到来。细雨如丝,梅花在雨中更显娇艳,仿佛预示着夏季的到来。而“风高已麦秋”,则以风高气爽的天气预示着麦收的季节已经来临,给人一种爽朗、明快的感觉。
“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一句,诗人通过对比夏初的百花凋零和红石榴的盛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似乎在怜悯那些曾经争艳一时的百花,如今都已经凋零,而绿叶下的红石榴却默默地盛开,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慨,给人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感觉。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意象和比喻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优秀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