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上作》 不羞烛影照苍波,独向江头步绿莎。

不羞烛影照苍波,独向江头步绿莎。

意思:不羞于烛影照苍波,只有向上游走绿色的莎草。

出自作者[宋]孙应时的《江上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不羞烛影照苍波,独向江头步绿莎》是一首对自然风景的细腻描绘,诗人独自漫步在江边,欣赏着风烟弥漫的广阔天地,云海苍茫,渔市安静,千帆点点,夕阳晚照,秋月清风,这些都是诗人想要追求的清幽之景。 首句“不羞烛影照苍波,独向江头步绿莎”中,“不羞”一词表达了诗人对烛光照亮的江波的欣赏,独自一人走向江边绿草之上,展现出诗人的闲适与自在。 “历历风烟行地阔”描绘了风烟弥漫的广阔天地,而“历历”一词则描绘出诗人清晰可见的视觉感受,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冥冥云海得天多”则描绘了云海苍茫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广阔视野和深邃感受。 “沙晴百纲收渔市,山晚千帆殷棹歌”这两句则描绘了渔市安静,千帆点点,夕阳晚照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细腻观察力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最后两句“约取清秋弄明月,一尊重欲酹东坡”表达了诗人对清秋明月的期待,以及想要在东坡一游的愿望。其中,“酹”是一种祭奠的方式,诗人想要在东坡一游,也许是想感受东坡的自然美景,也许是想纪念某位曾经在此地留下足迹的人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清幽之景的追求。诗人的闲适自在、细腻观察力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羞烛影照苍波,独向江头步绿莎。
历历风烟行地阔,冥冥云海得天多。
沙晴百纲收渔市,山晚千帆殷棹歌。
约取清秋弄明月,一尊重欲酹东坡。

关键词解释

  • 江头

    引用解释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读音:jiā

  • 烛影

    读音:zhú yǐng

    繁体字:燭影

    意思:(烛影,烛影)

     1.灯烛的光亮。
      ▶唐·杜甫《夜》诗:“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
      ▶《宋史•镇王竑传》:“未几,遥见烛影中一人已在御坐。”

  • 不羞

    读音:bù xiū

    繁体字:不羞

    意思:不以为羞惭;不害羞。
      ▶《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彼自负其材,受辱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桂娘啐了一啐道:‘亏你不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