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和》 却下玉梯鸡已唱,谩语齐客解偷关。

却下玉梯鸡已唱,谩语齐客解偷关。

意思:退下玉梯鸡已经唱,说谎对齐国客人解偷关。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又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夜宿康庄馆,雨阻不能行,怅然赋此》,它是一首描绘夜宿时的所见所闻的诗。诗中描绘了康庄馆的景象,以及作者在雨阻不能行时的怅然若失之情。 首句“康庄咫尺有千山,欲问紫姑应已还”,描绘了康庄馆周围的景象,千山耸立,咫尺之间却难以逾越。这似乎暗示了作者想要与某位女子相见,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而“问紫姑”则可能是指作者想要与这位女子交谈或约会,但对方可能已经离去。 “人似常娥来陌上,灯如明月在云间”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夜色中的康庄馆和周围的景象。作者可能正在等待某位女子,而灯火则像是明月一般,照亮了云间的世界,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车头小女双垂髻,帘里新妆一破颜”这两句描绘了康庄馆附近的小女孩,她们双垂髻,正在帘里看着外面的世界,也许是在欣赏明月,也许是在等待自己的亲人。这一描绘增添了诗中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最后两句“却下玉梯鸡已唱,谩语齐客解偷关”写的是作者在等待中感到时间过得太慢,鸡鸣时分,只好下床。这里的“谩语齐客”可能是指作者向齐客诉说着自己的遗憾和无奈,希望他能帮忙找个借口来解释为什么自己不能继续留在这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康庄馆的景象和作者在雨阻不能行时的怅然若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那位女子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描绘和比喻,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些生活的细节和人情味,使得诗歌更加真实和亲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康庄咫尺有千山,欲问紫姑应已还。
人似常娥来陌上,灯如明月在云间。
车头小女双垂髻,帘里新妆一破颜。
却下玉梯鸡已唱,谩语齐客解偷关。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却下

    读音:què xià

    繁体字:卻下

    意思:(却下,却下)
    落下。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韩志和﹞善彫木,作鸾鹤鸦鹊之状……以关捩置于腹内,发之则凌云奋飞,可高百尺,至一二百步外,方始却下。”

  • 玉梯

    读音:yù tī

    繁体字:玉梯

    意思:
     1.犹玉楼。
      ▶南朝·梁·江淹《倡妇自悲赋》:“青苔积兮银阁涩,网罗生兮玉梯虚。”
      ▶唐·李商隐《代赠》诗之一:“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