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二月五日花下作》 羲和趁日沉西海,鬼伯驱人葬北邙。

羲和趁日沉西海,鬼伯驱人葬北邙。

意思:羲和趁太阳沉西海,鬼驱人埋葬在北邙伯。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二月五日花下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花雪纷飞的日子,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叹人生的衰老和无常。开头的“二月五日花如雪,五十二人头似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花雪纷飞的二月五日与诗人斑白的头发,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流逝。 诗人提倡在有酒的时候应该笑乐,不去思考那些无关的身外事,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和洒脱态度。这种思想让人感受到诗人的乐观精神,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羲和趁日沉西海,鬼伯驱人葬北邙”描绘了太阳落山和人死亡的场景,用瑰丽的语言描绘了生命的结束,展现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最后的“只有且来花下醉,从人笑道老颠狂”则是诗人的自我解嘲和自我安慰,他提倡在花下醉酒,让人们嘲笑他的老态和癫狂。这既展示了诗人的豁达,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生命的流逝、人生的无常以及诗人的乐观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二月五日花如雪,五十二人头似霜。
闻有酒时须笑乐,不关身事莫思量。
羲和趁日沉西海,鬼伯驱人葬北邙。
只有且来花下醉,从人笑道老颠狂。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西海

    读音:xī hǎi

    繁体字:西海

    英语:Xihai sea

    意思:
     1.传说中西方之神海。
      ▶《楚辞•离骚》:“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山海经•南山经》:“

  • 羲和

    读音:xī hé

    繁体字:羲和

    意思:
     1.羲氏和和氏的并称。传说尧曾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两对兄弟分驻四方,以观天象,并制历法。
      ▶《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 海鬼

    读音:hǎi guǐ

    繁体字:海鬼

    意思:传说的海中神怪。
      ▶前蜀·贯休《寒月送玄士入天台》诗:“星精聚观泣海鬼,月涌薄烟花点水。”
      ▶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

  • 北邙

    读音:běi máng

    繁体字:北邙

    意思:亦作“北芒”。
     
     1.山名。即邙山。因在洛阳之北,故名。
      ▶东汉、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
      ▶汉·梁鸿《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