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但能旌隐逸,谁人知道是王孙。
意思:全世界只要能表彰隐居,谁人知道是王孙。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题北山隐居王闲叟壁》
全文赏析
这首诗《荒村日午未开门,雨後余花满地存。举世但能旌隐逸,谁人知道是王孙》是一首对荒村景象的描绘,以及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偏见的批判。
首句“荒村日午未开门”描绘出一幅荒凉的乡村午后场景,一位女子迟迟不愿开门,仿佛在抗拒着外界的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这句诗为整首诗定下了凄凉、孤寂的基调。
“雨後余花满地存”则是对这一荒凉景象的补充,雨后的乡村,落花满地,更增添了几分凄美。同时,“余花”二字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春天的逝去,给人以淡淡的哀愁。
“举世但能旌隐逸,谁人知道是王孙”两句诗,诗人借用了世俗对隐逸者的态度和偏见,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贵族身份的淡然。在这里,“举世”和“谁人”形成反问,引人深思。诗人似乎在问:世人只知道追捧那些逃避现实的人,又有谁知道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呢?
整首诗以荒村为背景,通过对女子不开门、雨後余花、世俗偏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偏见的批判。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身份、地位的淡然,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凄美的笔触描绘了荒村午后的景象,通过对女子不开门、雨後余花、世俗偏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偏见的批判,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