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晴弟汪去伪墓》 内弟幼而敏,抗志欲决科。

内弟幼而敏,抗志欲决科。

意思:表弟从小就聪明,立志要考试。

出自作者[宋]楼钥的《哭晴弟汪去伪墓》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深切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一位年轻内弟的关心和怀念。诗中通过对幼而敏、抗志欲决科、试曹掾、入幕、别后思念等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内弟的成长和变化,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内弟幼而敏,抗志欲决科”,简洁地概括了内弟的成长背景和志向。他从小聪明伶俐,抗志有志向,一心想要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内弟的赞赏和期待。 颔联“一行试曹掾,吏才犹患多”,描述了内弟在试任吏员时的表现,但同时也暗示了他的不足之处。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内弟的关心和鼓励,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谦虚和严谨。 颈联“谓当为时用,舌在如命何”,表达了诗人对内弟的期望和信任。他认为内弟应该被重用,他的口才和能力应该得到发挥。这一联充满了对内弟的信任和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尾联“重来意惨怆,树拥山嵳峩。嗟君父与兄,相望空山阿”,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和感慨。他回忆起过去与内弟一起度过的时光,感叹岁月如梭,如今只能空望山阿。这一联充满了对内弟的思念和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对内弟的描述和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鼓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内弟幼而敏,抗志欲决科。
一行试曹掾,吏才犹患多。
谓当为时用,舌在如命何。
通籍已艰阻,入幕终蹉跎。
我生依外家,侵寻阅羲娥。
视君如同气,竹马声相和。
少长联研席,词场深琢磨。
相期到晚岁,杖屦俱婆娑。
宁知五年别,君随东逝波。
忆同戍溪行,我马君乘鸁。
马驽费十驾,鸁后已倍过。
重来意惨怆,树拥山嵳峩。
嗟君父与兄,相望空山阿。
宿草埋白璧,寒风撼林柯。
沉吟痛畴昔,有泪如悬河。

关键词解释

  • 抗志

    读音:kàng zhì

    繁体字:抗誌

    意思:
     1.高尚其志。
      ▶《六韬•上贤》:“士有抗志高节以为气势,外交诸侯,不重其主者,伤王之威。”
      ▶宋·曾巩《筠州学记》:“而搢绅之徒,抗志于强暴之间。”

  • 内弟

    读音:nèi dì

    繁体字:內弟

    英语:wife\'s younger brother

    意思:(内弟,内弟)
    妻子的弟弟。
      ▶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颜昭甫﹞工篆籀草隶书,与内弟

  • 志欲

    读音:zhì yù

    繁体字:誌欲

    意思:欲念。
      ▶《南史•王晏传》:“晏性浮动,志欲无厌,自谓旦夕开府。”

    解释:1.欲念。

    造句:暂无

  • 决科

    读音:jué kē

    繁体字:決科

    意思:(决科,决科)
    谓参加射策,决定科第。后指参加科举考试。
      ▶汉·扬雄《法言•学行》:“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