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湖上》 碧浪半湖虽似镜,银鞍十里不如船。

碧浪半湖虽似镜,银鞍十里不如船。

意思:绿色是半湖虽然似镜,银鞍十里不如船。

出自作者[明]王稚登的《湖上》

全文赏析

这首诗《鸬鹚荷叶满秋烟》是一首描绘京城风物的诗,通过对秋天荷叶、太液池、船只、柳树和采莲的歌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京城风物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联“鸬鹚荷叶满秋烟,太液滹沱处处连。”诗人以鸬鹚荷叶满秋烟的景象开篇,鸬鹚是捕鱼鸟,荷叶在秋天的微风中摇曳,如烟如雾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太液池和滹沱河都是京城的重要水域,处处相连,给人一种京城无处不水的印象。 颔联“碧浪半湖虽似镜,银鞍十里不如船。”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太液池,碧绿的荷叶倒映在水面,如同明镜一般。然而即使是这样平静的水面,也无法与行驶其中的小船相比。这里既描绘了太液池的美景,也暗示了京城生活的富足和舒适。 颈联“堤同隋苑能栽柳,歌欠吴姬忆采莲。”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京城堤上的柳树和采莲的歌舞。隋苑是古代京城的一座园林,而柳树则是古都的象征。采莲的歌舞也是古都特色,但这里的“欠”字用得巧妙,暗示即使是最优美的歌舞,也无法唤起对故乡采莲的思念。 尾联“不为无鱼思故国,他乡风物本凄然。”诗人最后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故国丰饶的向往。虽然他乡也有鱼虾,但无法比拟故乡的风物和人情。这里既有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也有对故国丰饶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京城风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故国丰饶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京城的风物人情融入其中,使得诗歌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浓郁的人情味。同时,诗人在描绘过程中也流露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对故国丰饶的向往,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鸬鹚荷叶满秋烟,太液滹沱处处连。
碧浪半湖虽似镜,银鞍十里不如船。
堤同隋苑能栽柳,歌欠吴姬忆采莲。
不为无鱼思故国,他乡风物本凄然。
作者介绍
王稚登是明朝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清新自然,富有情感色彩,被誉为“江南诗派”代表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文化人、教育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下是对王稚登的评价:
诗歌天才:王稚登的诗歌作品给人以自由、清新、自然的感觉,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风格自由奔放,常常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和生命力。
教育家:王稚登也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主张崇尚天人合一的教育,认为不仅要注重智慧的培养,还要重视心灵的培养。他在教育理念方面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王稚登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他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个人天赋的优异,也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王稚登是一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知名人物,他在承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解释

  • 不如

    读音:bù rú

    繁体字:不如

    英语:not equal to

    意思:
     1.比不上。
      ▶《易•屯》:“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