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水面映现出的光色。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七:“阶前水光裂,树上雪花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孽海花》第六回:“﹝ 雯青 ﹞把船窗推开,只见白茫茫一片水光。” 许地山 《缀网劳蛛·黄昏后》:“从秋的夕阳渲染出来等等的美丽已经布满前路:霞色、水光、潮音、谷响、草香等等。”
<
读音:xiāng lù
繁体字:香露
意思:花草上的露水。 ▶晋·王嘉《拾遗记•炎帝神农》:“陆地丹蕖,骈生如盖,香露滴沥,下流成池。” ▶唐·温庭筠《芙蓉》诗:“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 ▶前蜀
读音:yàn yàn
繁体字:灧灧
意思:(滟滟,滟滟) 1.水光貌。 ▶南朝·梁·何逊《望新月示同羁》诗:“的的与沙静,滟滟逐波轻。”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
读音:zhú yīn
繁体字:竹陰
意思:(竹阴,竹阴)谓竹林中日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唐·白居易《池上》诗之一:“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唐·刘沧《寓居寄友人》诗:“雨余虚馆竹阴清,独坐书窗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