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孤屿》 所以孤屿鸟,与公尽相识。

所以孤屿鸟,与公尽相识。

意思:之所以我岛屿鸟,与您充分认识。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孤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人与孤屿之间亲密互动的诗,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孤屿是诗中描绘的地点,它是一个独立的水中岛屿,与周围的水域相隔,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空间。 首句“朝游孤屿南,暮戏孤屿北”描绘了诗人一天中在孤屿南北游玩的情景,表现出诗人与孤屿之间的亲密关系和频繁的互动。早晨,诗人向孤屿的南面游去,欣赏岛屿周围的美丽景色;晚上,他又在孤屿的北面戏水,享受夜晚的宁静。这种描述展示了诗人对孤屿的热爱和亲近。 “所以孤屿鸟,与公尽相识”则进一步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诗人认为,正是因为他与孤屿鸟之间的互动和亲近,使得这些鸟与他成为了朋友,彼此相互认识。这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以及他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通过描绘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孤屿的热爱和亲近,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游孤屿南,暮戏孤屿北。
所以孤屿鸟,与公尽相识。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相识

    读音:xiāng shí

    繁体字:相識

    英语:acquaintance

    意思:(相识,相识)

     1.彼此认识。
      ▶《荀子•君道》:“以为故耶?则未尝相识也。”
      ▶

  • 所以

    读音:suǒ yǐ

    繁体字:所以

    短语:就此 故 用 为此 据此 从而

    英语:therefore

    意思:
     1.原因,情由。
      ▶《文子•自然》:“天

  • 孤屿

    读音:gū yǔ

    繁体字:孤嶼

    意思:(孤屿,孤屿)
    孤立的岛屿。
      ▶南朝·宋·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唐·孟浩然《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