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陕城桃李零落尽硖石山中今方盛开马上口占》 行人不惜泥涂倦,喜见年光两处春。

行人不惜泥涂倦,喜见年光两处春。

意思:行人不珍惜污泥疲倦,很高兴看到年光两处春。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陕城桃李零落尽硖石山中今方盛开马上口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 首句“西望飞花千树暗”,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西边花朵盛开的景象,飞花漫天,千树暗淡无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了春天的壮美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春风的强劲。 次句“东来芳蕊一番新”,描述了东风带来的新鲜芳蕊,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一番新”也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特点。 末两句“行人不惜泥涂倦,喜见年光两处春”,通过行人的表现,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虽然道路泥泞,行人却毫不介意,因为他们欣喜地看到了春天的美景。这里的“两处春”表达了春天的普遍存在,无论是东边还是西边,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壮美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行人的表现,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望飞花千树暗,东来芳蕊一番新。
行人不惜泥涂倦,喜见年光两处春。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年光

    读音:nián guāng

    繁体字:年光

    英语:time

    意思:
     1.年华;岁月。
      ▶南朝·陈徐陵《答李颙之书》:“年光遒尽,触目崩心,扶心含毫,诸不申具。”
      ▶宋·陈允

  • 不惜

    读音:bù xī

    繁体字:不惜

    英语:not stint

    意思:不顾惜;不吝惜。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

  • 行人

    读音:xíng rén

    繁体字:行人

    短语:客 游子 客人 行者 旅客 行旅

    英语:pedestrian

    意思:I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 泥涂

    读音:ní tú

    繁体字:泥塗

    意思:(泥涂,泥涂)
    亦作“泥涂”。亦作“泥途”。
     
     1.污泥;淤泥。
      ▶《庄子•田子方》:“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
      ▶宋·曾巩《序越州鉴

  • 见年

    读音:xiàn nián

    繁体字:見年

    意思:(见年,见年)
    方言。每年。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他说到这里一挥手说:‘麦子就见年吃不完了。’”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三章:“见年一到这个季节,总是草苗齐长,害虫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