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相和歌辞·乌夜啼》 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意思:远方的客人不允许,坐愁华发侵。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相和歌辞·乌夜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动人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对生命的敬畏。 首先,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波涛隔断了梦中的小洲,青枫林中传来了乌鸦的悲鸣。这样的开头为整首诗定下了哀伤的基调。接着,诗中描述了月黑天,四野烟雨深,这更增加了环境的阴暗和凄凉。 诗中的“生离哭”和“哀音”等词句,表达了深深的哀痛和悲伤。这种情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被放大,使得空山回响着悲痛的音调,让人无法忽视。这种痛苦不仅来自个体,也来自远离家乡的远客,他们因为无法与亲人团聚而愁白了头发。 诗的最后一部分,“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这里,“四子”可能指的是那些已经分散的亲人,“母声”则可能象征着对他们的思念和牵挂。即使他们已经分散,母亲的声音(这里可能象征着亲情和爱)仍然在心中回响,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情感深沉而真挚。它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生离死别的痛苦,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亲情的深深眷恋。这是一首非常值得品味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哀思和对生命的敬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
有乌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
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
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恒山禽。
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华发

    读音:huá fà

    繁体字:華發

    英语:grey hair

    解释:〈书〉花白的头发。

    详细释义:1.花白的头发。唐?元稹?遣病诗十首之五:『华发不再青,劳生竟何

  • 远客

    读音:yuǎn kè

    繁体字:遠客

    英语:guest from afar

    意思:(远客,远客)

     1.远方的来客。
      ▶《楚辞•九辩》:“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宋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