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中若了元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
意思:个中如果了元无事,体用什么妨碍分不分。
出自作者[宋]释咸杰的《偈公六十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只此见闻非见北,无余声色可呈君。
个中若了元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是关于禅理和修行的诗,它强调了内在的体验和理解,而非外在的表象和形式。
首两句“只此见闻非见北,无余声色可呈君”,表达了一种对感官体验的超越和理解。诗人认为,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并非真实的存在,而是通过我们的感官和认知方式所形成的。因此,“见闻”并非真正的“见北”,因为它们包含了我们的主观理解和解读。同样,“声色”也并非真实的存在,它们只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之一。
第三、四句“个中若了元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观点。如果能在内心深处理解并接受这个道理,那么“体用”之分就不再重要。这里的“体”指的是本质、本体,也就是我们内在的自我和本质;而“用”则是指外在的表现和作用。诗人认为,真正的修行并不在于区分体用,而在于超越二元对立,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无执。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感官体验、超越二元对立的修行理念。诗人强调了内在的理解和体验的重要性,而非外在的表象和形式。这种理念对于禅修和修行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