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崇山》 去程虽云阻,兹地固堪留。

去程虽云阻,兹地固堪留。

意思:去程虽说受阻,这个地方本来可以留下。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题崇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短蓬如凫鷖,载我万斛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诗篇。它以短蓬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困扰。诗人乘坐一叶扁舟,在长江上漂泊,面对着世间的纷繁复杂和长江的悠长,不禁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世故莽相急,长江去悠悠。”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世间的纷繁复杂和长江的悠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间的纷繁往往让人感到紧迫和焦虑,而长江的悠长则让人感到无力和无奈。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忧虑。 “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长江上看到的景色,江水向西南方向流去,浸透了山影,而在江面上,明暗交替,水流分流。这种景象既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即面对世事的纷繁复杂和人生的无常,感到迷茫和无助。 “客路惜胜日,临风搔白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美好时光的珍惜,面对着自然景色和人生无常,不禁搔起了白发。这种感慨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它既有对世事的无奈和忧虑,也有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人生哲理。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短蓬如凫鷖,载我万斛愁。
试登山上亭,却望沙际舟。
世故莽相急,长江去悠悠。
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
荡摇宝鉴面,翠髻千螺浮。
去程虽云阻,兹地固堪留。
客路惜胜日,临风搔白头。
众色忽已晚,川光抱岩幽。
三老呼不置,我兴方未收。
下山事复多,题诗记曾游。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去程

    读音:qù chéng

    繁体字:去程

    意思:去路。
      ▶唐·张祜《玉环琵琶》诗:“宫楼一曲琵琶声,满眼云山是去程。”
      ▶宋·张先《卜算子慢》词:“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