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第后被黜戏作》 无才且作三班借,请俸争如录事参。

无才且作三班借,请俸争如录事参。

意思:没有才能并且为三班借,请俸争如录事参。

出自作者[宋]石延年的《登第后被黜戏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无才且作三班借,请俸争如录事参。
从此免称乡贡进,且须走马东西南。》,它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身职业和待遇不满的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可能是一位官员或文职人员,对当前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感到不满。 首句“无才且作三班借”,表达了作者的自谦之意,认为自己并无才华,只能担任较低级的职务,如三班这样的职位。这可能暗示作者在官场中的地位并不高,或者感到自己的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请俸争如录事参”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薪资的不满。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能够获得更高的职位和俸禄,也比不上现在担任的录事参职务。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当前待遇的不满。 “从此免称乡贡进”和“且须走马东西南”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乐观心态。作者认为,如果能得到更好的职位和待遇,就可以避免被称作“乡贡进”,也就是避免被视为通过乡试而进入官场的人。而“走马东西南”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积极进取的心态,暗示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获得更好的职位和待遇。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前职业和待遇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乐观心态。通过自谦和对待遇的不满,这首诗也反映了一些现实问题,如官场中的等级制度、薪资分配不公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无才且作三班借,请俸争如录事参。
從此免称乡贡进,且须走马东西南。
作者介绍 石延年简介
石延年(994年~1041年),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字曼卿,一字安仁,南京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

石延年早年屡试不中,宋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

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四日,石延年卒于京师开封,年四十八岁。石曼卿尤工诗,善书法,著有《石曼卿诗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三班

    读音:sān bān

    繁体字:三班

    意思:
     1.宋代官制,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后亦以东西供奉,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为三班。
      ▶宋·曾巩《再议经费札子》:“国初承旧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六都知行首领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