鲛绡剪碎玉簪轻,檀晕妆成雪月明。
意思:鲛绡剪碎玉簪轻,檀晕妆成雪明。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句“鲛绡剪碎玉簪轻”,诗人以鲛绡(鲛人的绡纱,鲛人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鱼,绡是精美的丝织品)和玉簪这两种形象,描绘出轻盈、细腻的质感。鲛绡剪碎,暗示了微小的细节和精细的工艺;玉簪轻,则突出了其清雅、高贵的特点。这一句给人一种轻盈、细腻、精致的感觉,仿佛可以触摸到那种如玉般的质感。
“檀晕妆成雪月明”一句,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色彩意象,檀晕指的是檀香木的颜色,妆成雪月明,则描绘出一种明亮、清新的氛围。这句话给人一种生动、鲜明的视觉效果,仿佛可以看见那种如雪月般明亮的环境中,檀晕妆成的美丽女子。
“肯伴老人春一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以及他对春天的期待和眷恋。诗人愿意在春天里与这些美好事物共醉,这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悬知欲落更多情”,尾句的含义是虽然知道事物将逝去,却更加珍惜和留恋。这里的“多情”可能是指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也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情感状态,即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句话给人一种深深的感慨和思考,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虽然短暂,但我们应该珍惜并把握住它们,因为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