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食车螯》 岂惟贵公侯,闾巷饱鱼虾。

岂惟贵公侯,闾巷饱鱼虾。

意思:难道只有贵公侯,民间饱鱼虾。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初食车螯》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盘中蛤蜊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天下一家、四海归一、互通有无、共享富饶的思想的赞美。 首先,诗中通过对蛤蜊的描绘,展现出其鲜美、奇特的特点。蛤蜊来自海之涯,初未识便叹嗟,形象地描绘出其神秘和美味。接着,诗人通过描述五代时期南北阻隔的情形,表达了对当时交通不便、地域分隔的遗憾。然而,随着圣人的出现,天下一家、四海归一的思想逐渐普及,使得南方的丰富物产得以流通,北方的人们也能享受到各种美食。 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将蛤蜊比作交广南方的丰富物产,用瑞璨的壳比喻其美丽,用含浆不肯吐、得火遽已呀的形象描绘其烹饪过程。这些比喻和象征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公平交易、共享富饶的赞美。无论是公侯还是闾巷之人,都能享受到蛤蜊的美味。这体现了诗人对平等、共享的思想的认同。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通过蛤蜊这一载体,诗人表达了对天下一家、四海归一、互通有无、共享富饶的思想的赞美,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累累盘中蛤,来自海之涯。
坐客初未识,食之先叹嗟。
五代昔乖隔,九州如剖瓜。
东南限淮海,邈不通夷华。
於时北州人,食食陋莫加。
鸡豚为异味,贵贱无等差。
自从圣人出,天下为一家。
南产错交广,西珍富◇巴。
水载每连舳,陆输动盈车。
溪潜细毛发,海怪雄须牙。
岂惟贵公侯,闾巷饱鱼虾。
此蛤今始至,其来何晚邪。
螯蛾闻二名,久见南人夸。
瑞璨壳如玉,斑斓点生花。
含浆不肯吐,得火遽已呀。
共食惟恐後,争先屡成哗。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闾巷

    读音:lǘ xiàng

    繁体字:閭巷

    英语:alley; lane; alleyway

    意思:(闾巷,闾巷)

     1.里巷;乡里。
      ▶《战国策•秦策一》:“卖僕售乎闾巷者,良僕

  • 公侯

    读音:gōng hóu

    繁体字:公侯

    意思:
     1.公爵与侯爵。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汉·班固《白虎通•爵》:“所以名之为公侯者何?公者通,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

  • 鱼虾

    读音:yú xiā

    繁体字:魚蝦

    意思:(鱼虾,鱼虾)
    鱼和虾。泛指鱼类水产。
      ▶唐·韩愈《南山》诗:“鱼虾可俯掇,神物安敢寇。”
      ▶宋·苏轼《鱼蛮子》诗:“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
      ▶章

  • 岂惟

    读音:qǐ wéi

    繁体字:豈惟

    意思:(岂惟,岂惟)
    见“岂唯”。

    解释:1.见\"岂唯\"。

    造句:暂无

  • 贵公

    读音:guì gōng

    繁体字:貴公

    意思:(贵公,贵公)

     1.王公贵人。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
      ▶元·戴表元《送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