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袁提学题皇甫真人清虚庵二首》 三山恍惚惊鳌动,千岁凄凉望鹤归。

三山恍惚惊鳌动,千岁凄凉望鹤归。

意思:三山恍惚惊醒鳌动,千年凄凉望鹤归。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次韵袁提学题皇甫真人清虚庵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犹忆清虚下云汉,转头劫堑已灰飞》是一首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的诗。它通过描绘云汉清虚、劫堑灰飞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红尘生活的反思。 首联“犹忆清虚下云汉,转头劫堑已灰飞”,诗人回忆起曾经在云汉清虚中游历的情景,而如今回首劫堑,一切都已经灰飞烟灭。这里的“清虚下云汉”象征着仙境,而“转头劫堑已灰飞”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颔联“三山恍惚惊鳌动,千岁凄凉望鹤归”,诗人描绘了三山恍惚、惊动鳌动的景象,表达了千年的凄凉和渴望鹤归的情感。这里的“三山”是传说中的仙山,而“惊鳌动”则表达了仙境的缥缈和不可触及。 颈联“风度羡君仙骨莹,年华迫我世缘微”,诗人羡慕朋友的仙骨晶莹,感叹年华催人老,自己的尘世情缘已经微不足道。这里的“仙骨莹”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而“年华迫我世缘微”则表达了时间的紧迫和人生的无奈。 尾联“岂无道侣歌招隐,许脱红尘卧碧霏”,诗人表达了渴望脱离红尘,与道侣一起歌颂隐居生活的愿望。这里的“道侣歌招隐”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而“许脱红尘卧碧霏”则表达了诗人对脱离红尘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云汉清虚、三山恍惚等意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仙境的美丽和不可触及。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和人生的无常,让人反思自己的生活和选择。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犹忆清虚下云汉,转头劫堑已灰飞。
三山恍惚惊鳌动,千岁凄凉望鹤归。
风度羡君仙骨莹,年华迫我世缘微。
岂无道侣歌招隐,许脱红尘卧碧霏。

关键词解释

  • 千岁

    读音:qiān suì

    繁体字:千歲

    英语:Your Highness; a thousand years

    意思:(千岁,千岁)

     1.千年,年代久远。
      ▶《荀子•非相》:“

  • 三山

    读音:sān shān

    繁体字:三山

    英语:Tam Son

    意思: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

  • 恍惚

    读音:huǎng hū

    繁体字:恍惚

    短语:迷蒙 盲目 若明若暗 迷茫 隐约可见 模糊不清 糊涂 飘渺 影影绰绰 朦胧 黑糊糊 恍 依稀

    英语:trance

    意思

  • 鹤归

    引用解释

    指 丁令威 化鹤归 辽 事。 唐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千载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读音:hè gu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