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颜六少府旅宦秋中之作》 传君昨夜怅然悲,独坐新斋木落时。

传君昨夜怅然悲,独坐新斋木落时。

意思:把你昨天晚上惆怅悲,独自坐在新斋下落时。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同颜六少府旅宦秋中之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传君昨夜怅然悲,独坐新斋木落时》是一首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的诗。它通过描述朋友的生活状态和作者自身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首先,诗中描述了传君昨夜感到悲伤和孤独,独自坐在新斋中,面对着落叶的景象。这描绘了一种寂寥、孤独和忧郁的气氛,暗示了传君可能面临某种困境或痛苦。同时,落叶也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传君可能正在经历人生的转折点。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传君的同情和高才却混在俗世中的感慨。“逸气旧来凌燕雀,高才何得混妍媸”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传君才华的赞赏和对他在世俗中遭遇的不公的同情。诗人认为传君具有超越一般人的才华和气质,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和机会,而不是被世俗的偏见和瑕疵所束缚。 然后,诗人通过“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传君处境的理解和同情。黄绶,指低级的官吏或官员的标志。这里暗示传君虽然身居低位,但他的才华和志向却不为人们所理解。青云,指高远的理想和追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传君内心的了解和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对人才的认知不足的批评。 最后,“不是鬼神无正直,从来州县有瑕疵”这两句诗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认为,不是因为鬼神没有公正正直之心,而是因为社会上的州县官员往往存在瑕疵和不公,使得像传君这样的有才华的人无法得到应有的待遇和机会。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公平的追求和对人才的保护的呼吁。 整首诗通过对传君的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关注和对公正公平的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其对朋友和社会的深深关怀和责任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传君昨夜怅然悲,独坐新斋木落时。
逸气旧来凌燕雀,高才何得混妍媸。
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
不是鬼神无正直,从来州县有瑕疵。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怅然

    读音:chàng rán

    繁体字:悵然

    短语:迷惘 惆怅 怅

    英语:disappointed

    意思:(怅然,怅然)
    失意不乐貌。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

  • 昨夜

    读音:zuó yè

    繁体字:昨夜

    短语:前夜 前夕 昨晚

    英语:yestreen

    意思:
     1.昨天夜里。
      ▶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