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徐珍伯招游惠州西湖得西字》 十里湖山碧树齐,遥闻钟磬出招提。

十里湖山碧树齐,遥闻钟磬出招提。

意思:十里湖山碧树齐,远远地听到钟磬出来招呼提。

出自作者[明]徐勃的《徐珍伯招游惠州西湖得西字》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十里湖山碧树齐,遥闻钟磬出招提》是一首对苏州灵岩寺的美丽景色的赞美之诗。诗中描绘了湖山的壮丽、钟磬的悠扬、暮霭的深沉、残阳的美丽,以及菱叶、蓼花的风姿,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首句“十里湖山碧树齐”描绘了湖山的广袤和壮丽,十里湖面碧波荡漾,山峦叠翠,绿树成荫。这句诗为读者展示了诗人的视野和视角,他站在远处,远眺湖山,看到了湖山的整体风貌。 “遥闻钟磬出招提”一句,诗人通过听觉来描绘湖山的宁静和神圣。他远远地听到了寺庙中钟磬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宁静的空气中回荡,让人感受到寺庙的庄严和神圣。 “万家暮霭鹅城北,一抹残阳鹫岭西”两句诗,诗人通过描绘暮霭和残阳,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万家炊烟袅袅升起,暮霭深沉,而一抹残阳则缓缓落下。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幻。 “菱叶风浮浅水,蓼花吹浪过长堤”两句诗,诗人通过描绘菱叶和蓼花的风姿,展示了湖面的动态和自然的美丽。菱叶在浅水中轻轻摇曳,蓼花被风吹起,形成波浪,波浪拍打着长堤。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湖面的动态和自然的美丽。 最后两句诗“苏公此地曾游咏,自愧诗成不敢题。”表达了诗人对灵岩寺的赞美之词以及对自身诗歌水平的自谦。苏轼等历史名人曾在此地游咏,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篇。诗人自愧不能写出超越前人的诗句,表达了他对前人的敬仰和对自身诗歌水平的自谦。 整首诗通过对湖山、暮霭、残阳、菱叶、蓼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宁静。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名人的敬仰和对自身诗歌水平的自谦,展现了诗人的谦逊和敬畏之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里湖山碧树齐,遥闻钟磬出招提。
万家暮霭鹅城北,一抹残阳鹫岭西。
菱叶风浮浅水,蓼花吹浪过长堤。
苏公此地曾游咏,自愧诗成不敢题。

关键词解释

  • 碧树

    读音:bì shù

    繁体字:碧樹

    意思:(碧树,碧树)

     1.绿色的树木。
      ▶《列子•汤问》:“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
      ▶南朝·梁·萧统《七契》:“碧树初蕊,绿草含滋。”
      ▶唐

  • 湖山

    读音:hú shān

    繁体字:湖山

    意思:
     1.湖水与山峦。
      ▶唐·元稹《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杜牧《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 磬出

    读音:qìng chū

    繁体字:磬出

    意思:方言。谓人身或物体向前倾。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扬州谓器及人句偻向前皆曰磬出。”

    解释:1.方言。谓人身或物体向前倾。

  • 招提

    读音:zhāo tí

    繁体字:招提

    意思:
     1.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
      ▶北魏·太武帝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