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独眠吟二首》 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

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

意思:夜长没有睡起台阶前,冷落星河欲曙天。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独眠吟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是一首描绘孤独和寂静的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和明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首先,诗中描述了诗人深夜无眠,起身来到阶前,看着寥落的星河,等待着天明的到来。这种描绘给人一种深深的寂静和孤独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沉睡,只有诗人独自醒着,面对着无边的寂静。 接着,诗中提到了十五年来每个明月之夜,诗人都没有一夜能够安稳入睡。这种描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感,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然后,诗中描绘了今夜的独眠客(孤独的旅人)最是愁人,凉月清风满床席。这里用凉月和清风来形容夜晚的寂静和清凉,给人一种宁静而凄凉的感觉。而床席的描绘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仿佛只有床铺和他相伴,他独自面对着这个世界的冷漠和无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明月的孤独、凉月的凄清和床席的陪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种情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挖掘,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孤独和寂静的佳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情感挖掘,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
十五年来明月夜,何曾一夜不孤眠?
独眠客夜夜,可怜长寂寂。
就中今夜最愁人,凉月清风满床席。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寥落

    读音:liáo luò

    繁体字:寥落

    英语:scanty

    意思:
     1.稀疏;稀少。
      ▶《文选•谢朓<京路夜发>诗》:“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漭。”
      ▶李善注:“寥落,星稀之

  • 星河

    读音:xīng hé

    繁体字:星河

    英语:Milky Way

    意思:银河。
      ▶南朝·齐·张融《海赋》:“湍转则日月似惊,浪动而星河如覆。”
      ▶宋·李清照《南歌子》词:“天上星河转,

  • 落星

    读音:luò xīng

    繁体字:落星

    意思:
     1.山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北临长江。相传有大星落于此,因而得名。
      ▶宋·梅尧臣《雪中发江宁浦至采石》诗:“落星始前瞻,瞬目已后相。”
     
     2

  • 曙天

    读音:shǔ tiān

    繁体字:曙天

    意思:黎明时的天空。
      ▶唐·骆宾王《海曲书情》诗:“白云照春海,青山横曙天。”
      ▶唐·戴叔伦《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诗:“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